行列式制瓶机自动模具温度控制冷却机原理
2024-02-28
行列式制瓶机是用来生产各种玻璃容器的自动制瓶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占全部玻璃瓶罐的80%以上。行列机根据其成型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吹-吹法(制造小口瓶)和压-吹法2种工艺类型
吹-吹法多用于小口径玻璃瓶罐的制造,其工艺过程为:装料T扑气-倒吹气(初型吹胀)T雏形翻转—正吹气与瓶罐固化冷却T钳瓶T冷却输送。
压-吹法多用于大口径玻璃瓶罐的制造,其工艺过程为:装料-冲压制取雏形-雏形吹胀T雏(初)型瓶翻送—正吹气与固化冷却-钳瓶T冷却输送。
行列式制瓶机
无论何种成型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有缺陷产生,成型机械不同或成型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缺陷又有区别。初模温度对垂直方向瓶壁厚薄的影响非常大,模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玻璃温度和初模温度
模具的热分布是不一样的,玻璃温度和模具温度的不匹配会使玻璃瓶的成型产生缺陷,有以下几种情况:
(1)玻璃温度和模具温度均高
由于模具的冷却不足,玻璃不能及时定型,自然流动性造成变形。发生这种情况除了使供料道中的玻璃温度降至合适外,应在配置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口钳翻至成型侧时,正吹气晚给一些。因为在行列机模底、成模都采用垂直冷却,成模接触时间变短,可减少玻璃传给成模的热量,模具温度在垂直冷却的作用下,很快会降至合理的成型温度。
(2)玻璃温度高而模具温度偏低
玻璃温度高时,为加大其散热,就必须加强对模具的冷却。冷却时若控制不当,容易造成局部过冷,使玻璃温度降低不均匀,产生壁厚不良,有时会造成不圆度超标。
(3)玻璃温度和模具温度均低
玻璃温度和模具温度均低时会导致玻璃成型不真、不圆度超标。这种情况在高速机、大出料量的供料道很少出现,多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和操作失误,造成供料道中的玻璃液温度远低于成型温度。由于玻璃瓶生产的连续性,一旦生产上出现此种情况,料温恢复过程需要较长时间。
(4)环境温度
行列机周围环境温度对初模温度也会产生影响,同样的冷却时间,昼夜温度变化会使模具温度产生变化。初模温度对玻璃瓶垂直方向的壁厚影响很大,以瓶壁1.0mm的轻量瓶为例,初模温度分别为440℃和420℃时,瓶子高度为180mm时对瓶壁厚度变化最为明显,而此处也是相对薄弱的地方。
行列式制瓶机
2、初模温度的控制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初模模具温度对瓶子本身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控制行列机的初模温度对提高瓶子的质量有很大帮助。常见的初模温度控制有2种:一种是风机控制,也称为源头控制;另一种是模具温度控制机控制,也称为终端控制。
(1)风机控制
风机控制属于源头控制,是通过控制冷却风的源头实现的。通过调节冷却风机的频率来调整风机的风压和风量,使初模温度符合设定值。风机控制不能控制各组的温度,必须通过手动方式去调整各组的档板,这就造成了可能出现个别初模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瓶体质量,所以这种方法对模具温度的控制并不理想。
(2)模具温度控制机控制
模具温度控制机控制属于终端控制。初模温度自动控制系统MTC(Mould Temperature Control)是通过各组初模的冷却调整达到设定的初模温度,使初模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达到瓶壁分布厚度的均匀稳定。
当某一初模模具温度过高时,由热电偶采集上来的信号传入PLC,在PLC内和预先设定的温度比较,如果温度高于设定值,则加大冷却时间,如果温度低于设定值,则减小冷却时间。以此来达到有效控制初模温度。
模具温度控制机具有操作简单、各组初模温度单独控制参数过程记录等优点,初模温度可控制在±2℃范围内,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转产后可快速稳定初模温度。模具温度控制机提供了稳定的初模温度管理,手动调整冷却所不能实现的稳定温度管理,可通过模具温度控制机变为现实。
模具温度控制机通过采集行列机电子定时信号、温控表输出信号和本系统的电脑设定参数,输出给专用控制模块,可进行编程,经过对这3种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一个开关信号控制电磁阀调节初模风板打开的时间以达到控制初模温度的目的。
行列式制瓶机模温控制
该系统能够控制初模温度变化在±2℃以内,每组可单独控制,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瓶身肩部以下的壁薄、偏薄以及口部不圆和瓶身皱纹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大效果之一就是相比于其它行列机的冷却装置,能极大地提高冷却效率,提升冷却效果,在比较低的投资基础上明显改善产品质量。通过模具温度控制机对初模温度的自动控制,能够提高成品率,改善瓶壁厚度分布均匀度,减少玻璃瓶的皱纹和条纹,减小制品的尺寸偏差等。
玻璃制瓶行业是微利行业,也是以量取胜的行业。为了提高生产速度及产品产量,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技术改革,如果能够对产量有1%的提高,其效益也是可观的,所以在玻璃行业更能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的道理。通过模具温度控制机对初模模具的冷却,模具温度能较好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大大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率的发生,提高的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了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更新调整,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